网澎湃新闻:色先锋 影音先锋a 资源站-圆桌|“诗心·美学”与多元视角里的江南文化
步入上海博物馆东馆4楼的江南造物馆,展墙上——“江南是人类诗意栖居的光辉之地,江南工艺造物是托起美与诗意生活的坚实基础”这段文字为江南文化特质做了生动注脚。12月27日,上海博物馆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了“诗心·美学”长三角江南文化研讨会,“江南文化讲堂”第三季也正式启动。
“江南文化讲堂”自2020年开办以来,吸引了专家学者和听众们的积极参与。目前已经举办两季共二十期讲座,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学、艺术等多个角度探索江南文化的特质,既以扎实的学术研究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战略价值,又以精彩生动的解读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该项目使上海博物馆成为上海市委宣传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重点项目实施单位。
上博东馆书法馆序厅
江南文化讲堂第三季启动仪式
“‘江南文化讲堂’通过创新组合形式,聚合社科专家和文博资源,广泛普及江南文化的发展理念,在长三角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这是我们继续启动‘江南文化讲堂’第三季系列活动的原因和动力所在。”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在启动仪式上说。
上海博物馆东馆江南造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重镇,长期致力于推动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海博物馆东馆在新建过程中也精心打造了江南造物馆和屋顶花园等,通过系统展陈江南传统手工艺品及“江南石供与海派盆景”等相关江南主题展览,呈现江南文化的独特意境和人文精神。
“上海博物馆在江南文化建设方面,重视并推动江南造物展厅、‘山水江南’数字展厅、考古上海、海上书画展厅和东馆屋顶江南园林建设,举办体现江南与海派文化相关的展览项目,使上海‘文化品牌’在上博成为立体的‘实景画’。”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说。
“诗心·美学”长三角江南文化研讨会现场
围绕“江南文化”这一主题,研讨会邀请了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的社科和文博方面共11位专家作主旨发言和交流研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戴鞍钢讲述了文明交流互鉴与世界的中国江南的故事。他认为,从“文明交流互鉴与世界的中国江南”视角切入研究,大有文章可做,学界的研究不能受限于学科划分的束缚,而应该打通古今中西的联系。他提出可以从全球史、物质文化史、海上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史、江南史等多个面向研究。事实上,不论是全球史还是江南史的研究,我们都有走在学术前沿的顶尖专家在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当前江南史的研究已是一个世界性的学问,知名学者李伯重先生提出的“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将江南经济置入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进行了考察,重估江南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除了史学的视角,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庄若江深入剖析了江南独有的文化特质——“诗性”。她认为,“这种诗性特质,既得益于江南优越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也取决于江南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至晋室南渡、安史之乱、靖康之乱三次大移民之后的南宋时期已经形成,最突出的标识是园林的出现。”
品茶饮酒、诗词唱酬、书法绘画、抚琴对弈……园林生活集中体现了江南文化的“诗性”特质,也最大限度地折射出江南人对诗意栖居的理解,并将其融入园林之中,打造出心中的“诗和远方”。
即便如此,但江南人也并非只追求“诗和远方”、只一味“好高骛远”,相反从历史来看洋务运动中近乎所有的民族工商业都从上海起步,反映江南人在思想观念、眼界的开放性;而无论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对我们民族影响深远的政治名言无一不是江南人所提出,体现了务实与担当。“可以说江南文化很好地处理了‘务实经世’与‘诗性追求’之间的关系,既积极进取,又尽可能享受人生之趣、生活之美。”庄若江说。
上海博物馆江南造物馆内民乐表演
上海博物馆东馆精心打造的江南造物馆、海上书画展厅等都融入了江南文化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凌利中以上博东馆“海上书画馆”为线索,解读了何以江南、何以海派。“海上书画馆的展陈是书画角度第一次呈现上海地域美术的系统梳理。通过对海上千年书画的梳理,来解答上海在书画成就、影响上远不是‘小渔村’的概念,在江南文人画史的发展中,上海这片地域也不是‘边角料’,它恰恰也是核心之一。”凌利中说。
上海博物馆东馆古代绘画展厅
上博江南造物馆
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施远阐释了如何在交融与求同中探寻江南造物的文化品格。步入上博东馆4楼的江南造物馆,展墙上——“江南是人类诗意栖居的光辉之地,江南工艺造物是托起美与诗意生活的坚实基础”这段文字似为江南文化特质做了生动注脚。